我的抗疫工作手記(續一)
來源:陜西法幫網 作者:趙子飛
文/圖 趙子飛
題記:當年武漢鬧疫情,我很為三鎮擔憂,但體會不深,F在,西安也攤上了,這才真切領教了一座城市暫停的代價,遍觀全球看看西安,深深體會到,抗擊疫情,是我們人類的共同作業,不管承不承認,事實擺在面前,沒有誰能置身事外。
自己做飯
我的廚藝相當糟糕,所以從來不挑食,也沒覺得過什么難吃什么好吃的。我可以連著吃一個月的泡面,當然有選擇的話我肯定不這么干。當父親以后,獨自伺候姑娘吃飯比干工作難度大多了,幸好市場是開放的,我們就吃堂食,從這家店換到那家店,看廚藝比我強的人如何顯山露水。疫情來了,堂食吃不成了,家里的泡面也只剩下一袋,那是不能輕易下鍋的。經驗主義告訴我,姑娘一定會對我的廚藝表示嚴重不滿,這袋泡面有可能緩和她的不滿情緒,哪怕緩和一天也行。
讀中學時,自己曾做過饅頭,但失敗了,F在,姑娘叫我給她做面包。我尋思,這玩意兒不是要烤箱嗎?環顧四周,家里只有兩口鍋,一口鑄鐵的,一口不銹鋼的,那就這樣這樣吧:我們父女倆看著簡要的視頻教程,照貓畫虎,折騰了幾個小時,面包真做出來,可惜硬度和鍋盔差不多,抗餓。姑娘吃了兩口,說飽了。我倒覺得味道不錯,挺有嚼頭的,還帶一絲甜味,算是美食。轉過身,姑娘一天沒理我。于是,我只能連續做米飯、做米飯……可是,沒有下飯的菜!西紅柿炒雞蛋,沒有;肉,沒有;白菜和土豆都是歷經曲折搞到手的;網上下過10斤西紅柿的訂單,等了三天,結果還被人在小區門口冒名付款拿走了;然后,就再也沒有然后了。
這個經歷說給一起抗疫的志愿者,一位應聲道:伙計,你做夢呢吧,還10斤西紅柿?挺豪橫的!
有位單身年輕同事,在家里已經吃了好多天的清湯掛面。比起他來,我的廚藝該算王者了吧。他現在正從煮面糊糊學起。
這些天,政府組織的免費菜進來,也為我家雪中送炭、解了燃眉之急,于是,土豆片、土豆絲、土豆餅……姑娘說,換換口味吧,網上有介紹做土豆炸糕的,需要淀粉、雞蛋、油……我盤點了一下家里的食材,沒淀粉啊。姑娘主意多,老爹,咱家有面粉呢。
可以嘗試面粉,但也得降低風險啊,于是求人搞來不到50克的淀粉,將土豆泥分成兩份,一份摻面粉,一半加淀粉,這就開始了。
好吃不好吃還不知道,做起來卻特別不順利。揉的面團黏案板,摳起來粘手上,再揭下來甩案板上……歷經千辛萬苦,終于把它們整進油鍋了。姑娘在一旁指揮,爸,炸焦了!爸,有苦味!……哎呀,姑娘,你少說兩句行不?爸啥都知道,這不照應不過來么?最終,炸完了,五顏六色的,好看,就是鍋底沉淀了一層黑炭,隨著油花蕩漾,像一幅神奇的山水畫。
于是,炸出來的土豆糕,又讓我獨自吃了一整天。以后啊,老老實實做米飯吧,米飯就省事多了……
新年第一天,姑娘網課照例休息。鍋里的米飯早就做好了,看看表,10點了,姑娘還沒起床。挺好,睡覺就是做貢獻。昨天忙了一整,現在社區書記還沒喊集合,看看窗外,陽光不錯,家里暖氣又足,對著太陽,回顧這陣子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吧!
面對疫情,最費腦子的,咋說也應該是領導吧?這方面說多了犯忌,所以,點到為止,點到為止……
最辛苦的,大家都知道,要數醫護人員。防護服笨重嚴實,穿上后,連口痛快氣都沒法呼吸,累到頭重腳輕了,還要徹夜值守,太不容易了。要知道,防護服上身后,喝水吃飯上廁所就都免了,可以說要和機器人一樣工作!
還有辛苦的,許多人沒有說,那就是民警。你看,無論警督還是警司警員,無論民警還是協警,無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,自疫情來后就沒省過心,都被釘在了崗位上,崗位可不一定在辦公室,許多是露天大街上!哪個不是爹娘養的?冷成慫了,連個睡覺取暖的地方都沒有,全憑咬牙扛呢。
最可愛的,要數志愿者了,人家又不是不自愿服務就活不成。他們就是聽了組織一句話,共產黨員站出來。于是,站出來,刀山敢上,火海敢闖,無條件沖在第一線!他們(當然包括我),每天忙里忙外,服務上門,說話客氣,圖什么?沒有回報,就是為了自己的家園不致淪陷。
抗疫第一線,沒有硝煙,沒有前方后方,沒有槍林彈雨,但風險時時處處存在,稍不留神,就把自己賠進去了。所以,能在那里堅守陣地的,最起碼都是好人,祝好人一生平安!當然,也祝我平安凱旋!
天天按時吃棉簽
揉好面團
利用暖氣發酵
鍋盔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