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抗疫工作手記(續三)
來源:陜西法幫網 作者:趙子飛
文/趙子飛 圖/賀煥芳 李文希
題記:我下沉的翠花南路社區,抗疫保衛戰已進行到第14天。這個社區從封閉到現在,無一黃碼、無一確診,全程全員沒有染疫,眼看勝利在望。在這個過程中,志愿者與社區干部、社區居民團結一致,勠力抗疫,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,既溫暖了大家,也溫暖了自己,更溫暖了這個家園。
特別能戰斗的志愿者
翠花南路社區志愿者隊伍剛組建的時候不到10個人。短短10多天,凝聚了人心,鍛煉了意志,擴大了影響,現在我們已經有了38個人,而且看樣子還能增加。這支隊伍,青壯年男性居多,個別的超過45歲,也有一些女同志。他們來自各行各業:搞醫學的、做管理的、干調解的……平時工作很少交集,但為了戰勝疫情,大家都擰成了一股繩。
省委軍民融合辦的劉大哥,今年46歲,在單位從事安全管理工作?挂呔褪潜0踩,這么專業的人大有用武之地:外堵內防中不漏,就是他提出的整體作戰思路。
戰略確定了,就得部署作戰方案,我們將志愿者按照各人專長分成6個小組。
第一組,核酸采樣組。有醫護經驗的最好,頂不濟的也得有耐心和細心。很快,有醫護經驗的挑出來了,配備小區的保安編成核酸采樣組。因為居民都認識保安,人熟好辦事,干啥都順利。核酸采樣我們從來沒有耽誤事,也沒有與社區居民因此發生過沖突。
第二組,保衛組。這組成員首先要懂法、會說話、還要講原則,該黑臉的時候黑臉,該勸說的時候勸說。我們不但選了身強力壯的,還選了懂法的,配合小區保安把好家園的大門。
第三組,巡防組。該做核酸檢測的時候招呼居民,平時就負責巡邏,這也要有專業經驗,因為發現問題比處理問題更重要。他們負責發現并杜絕一切與疫情有關的次生災害。
第四組,協調組。這個組以社區干部為主。他們情況熟、底子清,善于做居民的思想工作,負責協調各個組、各個群的工作,給力。
第五組,生活保障組。有物資供應渠道的、干過調解工作的,參加這個組。這個組工作量大,任務重,不但要組織人手搬運物資、清理垃圾,還要面對面解決居民的生活保障,沒有力氣不行,不會和居民溝通更不行。
第六組,通聯組。上級有了什么通知?如何貫徹?怎樣落實?社區有哪些問題需要上級知道?需要兄弟單位協作?況且,隨時要向有關部門匯報社區抗疫情況啊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嘞。
雖然組是這樣分的,但哪里有需要,一聲令下,志愿者就涌向哪里,從不討價還價。小孟書記和社區干部夸我們特別能戰斗!社區居民平時只能看到我們的眼睛,看不見我們的臉,但沒關系,只要我們在,就知道政府在關懷他們,他們就有主心骨,天塌不下來!
抗疫這些天,說居民沒有情緒是假話,供給不緊張也不現實,但我們與社區干部一起做未雨綢繆的工作,各種矛盾及時化解,彼此間相互信任,這才是抗疫最大的收獲。
很快,我下沉這個社區就半個月了,西安市也要清零一些社會面、解封一些社區,雖然沒有接到通知,但我們對翠花南路社區信心滿滿,都認為我們社區的居民會很快從封閉中走出家門。
抗疫結束后,我將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。但,我會懷念一起在翠花南路社區戰斗過的志愿者戰友們!我希望,我們都繼續發揚特別能戰斗的精神,共同建設美好的大西安,讓它永遠長安!
信心滿滿 準備慶賀社區清零 攝影賀煥芳
可能是最后一班崗了 攝影李文希